經(jīng)典闡述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
發(fā)布時間:2013-11-06 新聞來源:一覽水務英才網(wǎng)
一覽水務英才網(wǎng)為您講解工作投入是指個體對目前工作的認同和投入程度以及個體對工作的重要程度所持的信念。與組織認同以認同組織為導向、與人們在特定工作情境中的日常表現(xiàn)和體驗過程相距較遠所不同的是,工作投入以認同工作本身為導向,聚焦于個體對工作和工作情境的心理體驗以及個體在工作過程中的自我表現(xiàn)狀況。從組織的角度看,工作投入是激發(fā)員工內在工作動機的關鍵和建立商業(yè)市場競爭優(yōu)勢的主要基礎;從個體的角度看,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工作活動消耗了大部分時間,構成了日常生活最根本、最重要的部分,人們可能愉快地、全神貫注地投入到他們的工作中,也可能從心理和情感上疏遠其工作。
一覽水處理招聘網(wǎng)提出動機性工作投入模型,認為個體對于工作能否滿足其需求的感知是決定其工作投入或疏離的關鍵性因素。如前文所述,職場排斥會直接威脅和阻礙個體四種基本需求的滿足,從而對個體的工作投入造成顯著的負面影響。另外,根據(jù)資源保存理論的觀點,人們具有保存、保護和建立其所重視的資源的基本動機口。
當個人遭受到資源可能喪失的威脅、實際資源的喪失或投入資源后無法獲取回報時,便會感受到心理上的不適。據(jù)此可以預測,在面對職場排斥時,個體為了應對這種壓力源,會不斷付出心力,這種應對過程將會耗費個體有限的內在資源,造成心理不適,使其無法專注于工作,進而降低其工作投入程度。角色外行為更易受個體對其工作的想法和感受的影響。工作投入代表著一種指向工作的積極態(tài)度和體驗,因此個體工作投入度的高低對其職外績效應具有直接且顯著的預測效果。另外,個體對工作的認同和投入也能夠滿足個體的心理需求。工作投入度較高的員工更有可能將工作視為自我概念的核心,進而通過更高水平的工作表現(xiàn)來強化自我概念。相關的實證研究也表明,工作投入對員工的組織公民行為具有直接且顯著的正向影響。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 |
![]() |
![]() |
![]() |
![]() |
![]() |